榜样引领·提灯传承(六) || 抚平狂躁 唤醒尊严——记第44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蔡红霞

作者:护理与康复学院 时间:2025-06-14 点击数:

南丁格尔奖是国际护理界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全世界范围内为人道主义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护理工作者。我国自1983年参评以来,已有90人获此殊荣,她们是我们中国护理事业前行的提灯人,对党忠诚的护理标兵,以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榜样如灯塔,指引着每一个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坚持自己热爱的事业、去创造更有价值的未来。《榜样引领•提灯传承》专栏将荟萃我国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的感人事迹,引导全院学生学习行业榜样,汲取奋进力量,传承提灯精神,绽放生命之光。

抚平狂躁 唤醒尊严

——记第44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蔡红霞

提灯语录

“精神病患的心里锁着一道光,钥匙不在医生手里,而在护士日复一日的尊重里。”

“即使是最狂躁的灵魂,也能在一声‘同志’的称呼中安静下来——我们治疗的不仅是疾病,更是被疾病撕碎的尊严。”

“被抓伤的脸可以愈合,但冷漠的眼神会杀死希望。精神科护士的盔甲是耐心,武器是微笑。”

----第44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蔡红霞

人物简介

4547

图片源自于网络

蔡红霞,女,汉族,江苏淮阴人,1965年10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解放军代表团)。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1医院精神病科总护士长。先后被评为“全军模范护士”“全军先进妇女个人”“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主持参与军队医疗成果奖8项,发表论文26篇,主编82万字的《现代精神疾病护理学》,参与9部专著编写;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人物事迹

面对凌辱,不怪不怨,反观自省要给予患者更多爱心、更好服务8887

(图一 蔡红霞待患者关心倍致、体贴入微)

作为一名精神病科的护理人员,挨打挨骂是经常有的事,蔡红霞有次也被病人打过。面对领导和同事的安慰,她心里想的不是自己多委屈,而是觉得自己亏欠领导和科室,是自己没把工作干好,没把病人照顾好。后来那个病人一见到她,就抱住她的腿直磕头,愧疚地说:“蔡护士,对不起,是我打错人了,我不应该打您……”这件事引起了蔡红霞深深的反思。自那以后,她常常告诫护士们——他们是特殊病人,只有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只有工作做好了,才能减少病人的发作,减轻他们的痛苦。面对病人的拳头,蔡红霞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委屈,而是反观自省,要用更好的服务、更多的关爱对待每一位精神病患者。

不惜安危,亲口尝药,只为总结药物反应,积累临床护理经验

AD42

(图二 蔡红霞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绝大多数的精神病患者,认知能力都处于衰退状态,心中完全没有自我。他们在发病时只是给亲人带来无尽的痛苦而本人却毫无自觉,只有按时服药才能避免各种过激行为的发生。然而,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常会出现迟钝、发抖、肌松无力、浑身发紧等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多数患者都不愿意服药,而且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也会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带来诸多隐患。作为护士长,蔡红霞一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熟悉药物反应,准确了解患者的身体感受,她不顾自身白细胞长期偏低的身体状况,先后在自己身上试服了多种最典型的精神病类药品。虽然亲自体验药物反应遭了不少罪,但她这些经验在临床护理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当她看到患者不再因为服药后的反应和护士的疏忽而摔倒或难受时,她有种说不出的幸福和满足。

服务患者,问心无愧,对家庭和亲人却心怀愧疚

9DE7

(图三 像女儿对待父亲一样护理老年患者)

蔡红霞有个心结,只要是看到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大爷,就想主动上前问一问是否需要帮助。她曾就这一困扰,不知与多少心理专家咨询、探讨过。她后来才知道,这一心结源于自己心中对去世老父亲的愧疚和自责。1991年7月,父亲确诊为肝癌,在老家住院治疗。由于科室工作繁忙,身为护士长的她同时管理着男、女、康复三个病区近百名病人,一直脱不开身。直到1992年8月,组织上安排她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护班学习深造,她才顺路回趟老家,和卧病在床已是癌症晚期的父亲匆匆告别。1992年10月,父亲病危,嘴里一直念叨:“不要通知红霞,不要耽误她学习……”蔡红霞赶到家时,父亲已处于昏迷状态,第二天就去世了。父亲患病住院一年零三个月,她没有休假,没有探亲,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到工作上。作为护士,她护理过成千上万的病人,却不曾有一天守护在父亲病床前,这是她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遗憾。作为女儿,她爱父亲;作为母亲,她爱孩子;作为妻子,她爱丈夫。但在责任面前,她把儿女情长融入到对岗位的热爱和对病人的关爱之中,割舍亲情铸就人间大爱。

勤奋学习,孜孜以求,科研创新的道路上收获累累硕果

7CD3

(图四 中国红十字协会副会长郭长江为蔡红霞颁奖)

蔡红霞的领导和同事,都知道她特别爱学习、爱钻研。她正是凭着这股劲,在精神病科护理的第一线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她从1998年开始,利用6年工作之余的时间,收集资料,查阅文献,于2004年主编出版近82万字的全军首部精神疾病护理学专著《现代精神疾病护理学》,填补了全军精神疾病护理学专著的空白。她结合本职工作,编写了1.6万字的《精神病科护理管理规定和护士岗位工作流程》,现已成为医院精神病科护理工作的基本规章制度,实现了精神病科护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珍惜和尊重。”蔡红霞用仁爱之心温暖患者心灵,在精神空间播撒大爱,用真情维护患者尊严。患者说,她是我们黑暗中的一道阳光,是绝望中的一种希望。她让我们知道,这世界有多美好!

谨记誓言

余谨以至诚,

终身纯洁,忠贞职守。

勿为有损之事,

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

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

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

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

务谋病者之福利。

谨誓!

——南丁格尔

[参考资料]

首都文明网|《蔡红霞:以身试药寓医于乐 洒向患者都是爱》

搜狐|《中国好人榜|“心灵守护神”蔡红霞:对待特殊患者,要更有耐心 》

中国军网|《蔡红霞:精神空间播撒天使大爱》

图一至图五均来自首都文明网

个人简介来源于百度百科(素材整理/吴依桐 王秋燕)


Copyright© 西安医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6177361    传真:029-86177894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1号    邮编:710021    备案号:XA1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