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故事我来讲(第十九期)——从医学生到武警战士:一段不平凡的军旅生活
作者:护理与康复学院 时间:2025-05-20 点击数:
似海雄心,入伍强身巾帼著;如山壮志,当兵建业大功成。有那么一群热血青年,他们曾身穿戎装、百炼成钢,将青春献给军营,将热血献给祖国。他们如今脱下军装,重返校园,用不懈奋斗诠释青春该有的样子,用铮铮誓言回答青春该有的颜色。他们就是——优秀退伍大学生。

(右一为刘征宇)
刘征宇,西安医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2021级学生,2022年9月入伍,曾服役于中国武警甘肃总队某部,多次参与武装押解犯罪分子、反恐行动以及临夏积石山抗震救灾行动,曾荣获2023年支队实弹射击比赛优秀射手称号。2024年9月退出现役,现就读于护理与康复学院护本2325班。
2022年的秋天,当我得知征兵报名的消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成为一名守护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军人。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人生将翻开全新的一页。入伍那天,在我们列队前往车站时,我的父亲来送我,当他看到穿着迷彩服的我,眼神中既有不舍也有自豪。在新兵训练营的日子里,严格的作息、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纪律要求让我意识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并非易事。每天的早操与傍晚的体能训练,班长总是能用各种手段让我们累得连流泪的力气都没有。然而,正是这些挑战让我迅速成长,学会了坚持与忍耐。

作为学生,我的身体素质和班长老兵们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无论是体能训练还是战术演练,我都和其他战友一样全力以赴。每天清晨的五公里跑、下午的擒敌术训练以及晚上的理论学习,每一项任务都考验着我们的体力和意志力。特别是在反恐实战演习中,我们需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快速反应,这不仅提升了我的身体素质,更锻炼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执行能力。

除此之外,武警部队较为特色的训练科目便是警棍盾牌术以及防暴队形,体能训练科目还有单双杠体操训练和木马。每每看到班长们在单双杠上上下翻飞,做出翻滚、腾空等动作时总会令我羡慕。当任务来临时,战友们平时训练打下的基础就有了用武之地。记得在临夏积石山地震发生时,我们接到支援临夏支队的通知后一个个摩拳擦掌,战备拉动的训练终于用到了实处。面对崎岖的山路和恶劣的天气条件,我和战友们相互鼓励,最终成功完成清理废墟与表层的搜救任务。战士们累得站不起来,躺在泥地里,但每个人的表情是那么轻松愉悦。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知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我总是和卫生员共同承担起医疗保障的任务。无论是处理简单的外伤,还是为战友们进行医疗卫生常识的教育,我都尽力做到最好。特别是在中队举行的一次比武中,我的班长匍匐前进时肩关节突然脱臼,周围的战士都不知所措。我立即上前检查,并迅速采取措施,最终帮助班长复位。那一刻,看到班长对我露出感激的笑容,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此外,我还利用训练时间组织健康小讲座,在训练之余为战友们传授训练伤的防治措施。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传播了健康理念,也拉近了与兄弟们之间的距离。许多人都亲切地称我为“替补卫生员”,这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个人的一种激励。

武警战士的生活并不总是苦累,更多的是平淡、坚守。在全国的每一个角落,有千万名武警战士24小时、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各个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政府、监狱、核设施等敏感地带。执勤上哨是武警战士的饭碗,无论三伏天的酷暑还是寒冷刺骨的严冬,战友们手执钢枪伫立自己的哨位总是最令人感动的画面。
两年的军旅生涯已经结束,回顾这段时光,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坚强勇敢的武警战士,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医学生,我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而作为一名武警战士,我的使命是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两者看似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是相通的——都是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未来,我将继续秉持这份初心,在医学领域不断探索前行。无论身处何方,我都会铭记这两年的军旅生活,将军人的优良传统融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努力成为一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社会责任感的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从医学生到武警战士,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成为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它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珍惜生命,更让我懂得了奉献的意义。如今,当我再次穿上白大褂,心中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因为我知道,无论是在医院的手术台上,还是在祖国的辽阔大地上,我都将用自己的双手守护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文|刘征宇 图|刘征宇)